倡导生态农业建设·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|
|
作者:梓涵 文章来源:Admin5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9-02-21 |
内部刊物 仅供参考
中国三农快讯
2019年总第006期
总编室 编 2019年02月14日
倡导生态农业建设·促进乡村振兴发展
—湖北黄冈市红安县、武汉市黄陂区蔡榨乡考察纪实
中国三农快讯(记者姜非非 通讯员张思伦报道)2019年2月11日-13日(农历大年初七至初九),初春的鄂南,阴雨连绵,寒风刺骨。当人们还沉浸在万家团聚的浓浓的春节气息中,受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、武汉市黄陂区等政府相关领导及其企业的邀请,中国三农产业工委主任/中国三农产业发展联盟主席万云华,中国三农产业颐有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/颐有菜繁育种植示范基地主任张思伦等一行,在相关政府领导及企业高管领导人的陪同下,冒雨来到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、怀着崇敬的心情,参观了前国家主席李先念故居纪念馆、董必武故居及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,参观了红安县青鹏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,葡萄种植基地、红菜苔种植基地、月老婚庆基地等;在武汉市黄陂区调研时,参观了武汉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,万云华主任对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的发展建言献策,既肯定了成缋,也寄托了希望,又提出了要求,同时深入农户看望慰问中药材 种植专业户,并认真听取了中药材种植基地负责人汪玉霞的汇报。
中国三农产业工委主任/中国三农产业发展联盟主席万云华边考察边说,中医中药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髓,中医国粹,根植民众。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一直以来,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中药事业,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支持中医中药发展的方针和政策,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。从进入二十一世纪,中医中药行业就步入了发展的春天。2014年3月,习近平主席对传统医学提出了“挖掘、保护、传承、发展、利用”的十字方针,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医中药发展的支持政策。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,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。保护和发展中药材,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,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增加农民收入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万主任指出:随着全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,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原料质量保障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,中药材在中医药事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,对中药材资源保护和绿色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现代农业技术、生物技术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,为创新中药材生产和流通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。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为中药材规模化生产、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万主任强调,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中药材会向品种规模化生产基地的方向发展,希望广大种植户把握各地品种品牌,为后代留下宝贵的财富。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为人民服务应有的贡献。希望武汉亿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,梳理中药材产业链,可以粗分为“种植-流通-加工”生产三大环节,继承创新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。挖掘和继承道地中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,结合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提升,形成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规范,加大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的力度。保证中药材质量可靠、供应稳定的基础。
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,清代开始大规模种植中药材,但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 年代。从药学家试种、商业性栽培、分散个体种植,到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产业化栽培基地生产,中药材种植经历了萌芽期、发展期、成长期和兴盛期。目前种植品种达200 多种,其中六七十种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能力。
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,我国中药材种植开始向基地培育模式发展。“九五”期间,国家科技部曾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,自1999 年我国提出中药材GAP 概念、2003 年开始实施认证以来,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同。
实施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。培育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。支持发达地区资本、技术、市场等资源与中药材产区自然禀赋、劳动力等优势有机结合,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,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生产经营,推动现代中药材生产企业逐步成为市场供应主体,推进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。支持中药生产流通企业、中药材生产企业强强联合,因地制宜,共建跨省(区、市)的集中连片中药材生产基地。
提高中药材生产组织化水平。推动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发展,实现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。支持中药企业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、联合发展,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,提高产业化水平。加强中药材种植包括种质资源保护、良种繁育、种植基地、生产管理、采收加工等多方面多作贡献。通过集中化种植,提高机械化水平、生产管理水平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药材质量,获得更高利润。
记者手札:
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是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,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我国中草药栽培历史悠久,使用方便,价格便宜,疗效可靠,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,随处可用。除防病治病外,还有滋补强壮、延年益寿的作用。
种植中草药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医疗保健需要,而且因药材经济价值高,发展药材生产还为发展山区经济,开展多种经营,扶贫致富,改变山区面貌做出了贡献。 我国的中医事业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,随着发展必将给中药的生产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。近些年,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,粮食连年丰收,中药材的价格稳中有升,粮、药比价日趋明显,抓住机遇,开发利用山地面积,营造稳定中药材基地,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,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,解决农村种什么的问题,增加农民收入,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坚持以发展促保护、以保护谋发展,依靠科技支撑,科学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,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,推动生产流通现代化和信息化,努力实现中药材优质安全、供应充足、价格平稳,促进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。
发展中药材产区经济。推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,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向中药材产地延伸产业链,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。提高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,发展中药材绿色循环经济。突出区域特色,打造品牌中药材。
|
责任编辑:梓涵
|
|
上一篇:绿色引领·生态家园·美丽乡村 —湖北咸宁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考察纪实
下一篇:稻蛙混养·回归自然·找回原来的味道 |
【字体:小 大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
|